家长来电话说:听了“女童保护”的课,孩子让我报警! 今日报

2023-06-12 18:10:09     来源:女童保护

家长来电话说:听了“女童保护”的课,孩子让我报警!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量有所下降,但性侵案件仍呈上升趋势。” 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白皮书数据显示


(资料图片)

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别为38854人、45827人、39380人,同期提起公诉57295人、60553人、58410人,2022年批捕、起诉人数较2021年分别下降14.07%、3.54%。2022年起诉强奸、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36957人,同比上升20.4%。

面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表示,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线上联系线下侵害未成年人。

对于“女童保护”来说,我们需要更努力面向更多儿童和家长普及防性侵知识,让孩童们提高防范意识,能够知晓分辨从而避开一些危险的环境。从2013年6月1日成立至今, “女童保护”在全国各地推广儿童防性侵课程。十年来,我们也时常也会被问到:你们的课程有效果吗?孩子听完课真的能保护自己吗?

我们想分享“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的四个故事,出于保护孩子的考虑,我们隐去了团队名称和讲师姓名。这些案例让我们很受触动,也告诉我们:这一课,有点用,要坚持。

自述一:

三年前,我去一所乡村学校讲授“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课程。课前,老师向我反映了一位女孩的情况。女孩平时跟着奶奶生活,是留守儿童,奶奶身体不好,所以女孩经常去邻居爷爷家。女孩向同学说起过,爷爷经常给她塞好吃的,还经常摸她,让她陪他做游戏。但当老师向女孩询问时,她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所以这位老师恳请我下课后跟女孩聊一聊。

上完课以后,我单独和这位女孩聊了很久。由于刚听完“女童保护”课程,孩子已经明白之前邻居爷爷和她做的“游戏”,实际上属于性侵害。孩子敞开心扉,把所有秘密全说了出来。她长期遭受猥亵,知道这样不好,从内心极度害怕邻居爷爷,但是又无法抵御坏爷爷的零食诱惑。我心里非常震惊又很难过,在告诉她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同时,随后也把情况反映给了老师。老师后续联系了家长,并报警。

自述二:

有一天,我接到一舞蹈老师的电话,她语气极为激动。

原来,她的一位学生上课时告诉她,刚刚在楼下遇到一位陌生老爷爷,老爷爷靠近她并且差点亲了她。小女孩及时大喊:“我不认识你,不要碰我!”那位坏爷爷于是走开了。

这位舞蹈老师听完很吃惊,问她怎么那么勇敢?

小女孩回答说,她在学校里听过“女童保护”课程,学会了该如何保护自己。

而这位舞蹈老师恰好知道我是“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便打电话向我反馈情况,表示这节课对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希望我们能够为更多孩子提供这样的课程。

自述三:

今年6月,我收到了一位女孩家长发来信息,他告诉我:孩子被文具店老板猥亵了。

原来,孩子放学时经常去这家文具店,刚开始老板会隔着衣服触摸孩子隐私部位,后面又给孩子文具或者零食,继而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孩子之前听过“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课程,知道这种行为属于性侵害,于是哭着把事情告诉了家长。家长听后十分愤怒和重视,立即报了警。

警察调查监控时发现,老板不仅触碰了这个小女孩,还对其他孩子进行猥亵。家长非常吃惊,也庆幸孩子能够及时向家长求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小女孩的及时告知,家长的果断报警,不仅保护了小女孩自己,无形之中也保护了更多的孩子。

家长很感激地说,孩子曾经听过“女童保护”课程,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我内心也无比激动,既有对坏人的愤怒,又感到很欣慰,最起码能够及时保护孩子,制止坏人。

自述四:

我在2015年通过考核成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八年里,我去过很多所学校,听过课的孩子也记不清楚有多少。

有时候在课堂上,孩子一看到我们的条幅,就会大声地说:“老师,我上幼儿园就听过‘女童保护’课程。”还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有一个孩子拉着妈妈对我说:“老师,我听过您给我们讲的课!”紧接着就能够复述出部分课程内容。

有时候我也在想:孩子在课堂上掌握了内容,如果真正遭遇了性侵害 ,他们能像我们课程里面所教授的那样做吗?

今年3月份,我们受某学校家委会邀请给一个班级上课。没想到课程结束第三天,我接到这所学校校长打来的一通电话。校长说,有个孩子在上学路上受到了性骚扰,逃脱后第一时间到学校告诉班主任,并且要求老师去报警。

当老师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孩子说,是因为听了“女童保护”的防性侵课程,老师说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懂得安全逃脱,要告诉信任的大人或老师,并且要报警。

校长十分感激我们的课程能够教会孩子这些知识,“你们的课程来得太及时了!”并且立即邀请我们为全校孩子普及儿童防性侵课程。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团队小伙伴,大家都非常振奋。

“女童保护”在全国有一万多志愿者讲师,都在为“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这一目标而努力。我们不愿看到也不愿听到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当看到课程能够帮助孩子保护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课没有白上,辛苦没有白费。

编辑/刘政琪

欢迎「关注」女童保护 并设为星标⭐️

女童保护基金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例。2013年6月1日,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凤凰网公益频道、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5年7月6日,“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2018年2月,“女童保护”团队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非公募),公开募捐继续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截至2023年3月底,“女童保护”已在全国31个省份相继开课,培训志愿者数万人。通过与地方妇联、教育局、检察院等部门的合作,培训当地教师授课,使得儿童防性侵教育覆盖面大大拓宽,覆盖儿童超过761万人,覆盖家长超过74万人。此外,还定期进行线上培训和讲座,目前各个平台上已有数千万网友参与。在普及儿童防性侵知识的同时,“女童保护”联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业界专家,推动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例如参与推动了取消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从重处罚、全面建立处理儿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询问机制等;每年还发布全国媒体公开曝光的儿童被性侵案例统计报告和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填补领域空白。

▲(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标签:

包装